又一项“锁孔”技术落地!我院已独立开展腹腔镜下成人疝微创手术

11月10日,家住花垣县龙潭镇31 岁的石坚(化名)从花垣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出院了,他不用再担心右侧腹股沟斜疝的困扰,肚子上三个用创口贴覆盖的1厘米小伤口几乎不留疤痕,不影响美观,幸运地成为我院独立开展腹腔镜下成人疝微创治疗以来的第八位患者。
近半年,石坚不敢跑也不敢跳,上厕所解大便都不敢用力,因为经常会有个鹌鹑蛋大小的包块在大腿根部突出来,他作为一名电焊工要扛沉重的电焊机,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近几天包块越来越大滑入阴囊,还隐隐作痛...
焦急的他忙到县医院检查,才晓得原来是“腹股沟斜疝”在作祟。
“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由于腹腔脏器(常见为大网膜、小肠、结肠、阑尾、膀胱等)通过腹股沟管穿出皮下环,在大腿根部形成可复性包块,长期反复摩擦、粘连将导致疝内容物不能回拿,引起缺血坏死、肠管嵌顿、绞窄、肠梗阻等并发症,手术是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
知晓病情后,石坚住进了普外科,科主任龙蛟、主管医生杨建祥、副主任医师陈西海经过术前分析讨论,决定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室里,监视器屏幕上清晰地从不同角度显示腹腔内器官的图像,杨建祥医生“主刀”,通过三根管道状工作通道顺利找到疝口及通道,精细操作将补片妥善地放置在腹膜前间隙,仅1个小时就完成了修补,术中出血3毫升,患者安返病房。
“腹腔镜不牵动腹腔脏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检查,到达腹腔对侧和深部位置,效果直观,适用于各种疝气的微创治疗”,杨建祥医生介绍,相比传统开腹手术7厘米以上的长条状切口,不可避免地留下疤痕,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补片、不牵拉组织,在局部建立起有效的支撑力量,具有缝合张力小、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显著特点。
“患者当天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从七天减为五天,康复周期大幅缩短,三周后就可以参加轻体力劳动。”
当问及石坚手术痛不痛,年轻人笑着说,“手术是全麻,一点感觉没得,醒了有点胀,不痛的,主要没得想象中的大疤子,用创口贴粘就可以了。”
从南华附一医院专家传帮带,到我院医生独立开展,一个个“锁孔”技术在花垣落地生根,拓展应用于临床,外科医生们不断磨砺精进、微创技术日趋娴熟,为患者带来了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