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认知的八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分类: 老年医院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23
75岁的刘奶奶患有糖尿病多年,但血糖忽高忽低,控制极为不佳,近日来到我科住院。医生在询问病史过程中,刘奶奶表示:“我自己在家测血糖,血糖正常的时候,就没打胰岛素了,听说胰岛素用久了会产生依赖!”。
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以亿计,但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仍存在着许多误区。刘奶奶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认知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糖尿病主要是由吃糖或吃甜食太多造成的
其实,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不仅包括高热量、高脂饮食,还包括遗传因素、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年龄增加、心理压力等。
误区二:得了糖尿病,只要少吃就行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许多人将饮食治疗简单粗暴地理解为饥饿疗法或全素食治疗,这是不可取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遵循能量细化、搭配合理、饮食均衡的3个原则,而不可一味节食或素食。饥饿疗法或全素食治疗下,患者热量摄入减少,血糖可能暂时下降,但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脂肪分解供能产生酮体,会导致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
误区三:注射胰岛素会成瘾
有些糖友们当听到要打胰岛素的时候会非常抵触,认为打胰岛素会上瘾,这辈子都戒不掉了。严格来说,胰岛素不是药,而是人体自身即可分泌的一种降血糖激素,不会成瘾。需不需要用胰岛素、使用后是否能撤掉,取决于患者的病情。
误区四:只要多吃降糖药,就可以不控制饮食
任何一种糖尿病类型,任何一位糖尿病病人,在任何时间内都需要进行合理的糖尿病饮食治疗。可以说,没有饮食治疗,就没有糖尿病的满意控制。
误区五:胰岛素和降糖药联用会导致低血糖
胰岛素联合使用口服降糖药,可以增加不同药物的降糖作用,并降低不同药物的副作用。 胰岛素可以和多种口服药联合使用,但是否联合、如何联合,需要医生根据病情而定。
误区六:血糖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血糖正常或平稳一段时间时,切忌自行停药,导致血糖波动,增加胰岛细胞的损伤,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
误区七:有些保健品能治愈糖尿病
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应于特定人群使用,但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来治疗糖尿病,更不能治愈糖尿病。
误区八:血糖平稳后就不需要监测血糖了
监测血糖对及时了解自身病情发展、控制血糖有积极意义,所以我们决不能忽视血糖的监测。糖尿病患者通过自我监测血糖,可以快速知道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医生可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