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什么不要喝太多肉汤?营养师:理由有4个,不妨了解下
分类: 老年医院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09
很多地方的居民都有喝汤的习惯,除了味道鲜美很多人都喜欢喝之外,还有人认为溶解在汤汁里的营养物质人体的吸收与利用率更高,喝汤可以大大减轻人体胃肠代谢负担。
此外,人们还认为,食材经过长时间的熬制之后,绝大部分营养物质都会溶解在汤汁中,所以认为喝汤比吃肉更有营养。所以人们眼中的大补食材,往往都是熬汤喝才更补。
比较常见但就是鸡汤、鱼汤、大骨上汤等等,同时还以加入很多清补凉,不仅可以让汤汁更美味,而且还更有营养。
事实上,汤汁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营养价值无法与肉相比。而且有些物质会加重人体代谢负担却易溶于水。对于老年人来说,进食过多肉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肉汤含“4高”,老年人应少喝,才更健康
1、高脂肪
我们都知道,肉类食物中不仅含有很高的蛋白质与糖类,还含有很高的脂肪。相比之下,脂肪比蛋白质与糖类物质更容易溶解,所以肉汤中往往含有很高的脂肪,所以味道才特别鲜美。
比如猪肚汤,骨头汤、瘦肉汤,猪皮汤等等,均含有很高的脂肪,老年人应少喝才更健康。
2、高胆固醇
胆固醇与动物脂肪向来都是形影不离,含有高动物脂肪的食材中往往含有很高的胆固醇,是破坏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元凶”。
所以老年人要少吃些高胆固醇的食物,除了鸡蛋黄、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之外,就是肉汤也含有很高的胆固醇,也要少喝。
3、高嘌呤
嘌呤物质也易溶于水,而且肉类食物,尤其是动物的内脏(猪肚、猪肺、骨髓,鱼类)中均含有很高的嘌呤物质,所以在熬汤的过程中,大部分嘌呤物质就会进入汤汁中,汤汁味道更鲜美,然而老年人不宜多吃。
尤其是像羊杂汤、猪杂汤、大骨上汤、鱼汤等,都要少吃些,才更健康。
当然,也可以利用嘌呤易溶于水的这个特性,老年人想吃肉的时候,可以用水煮肉片,只吃肉不喝汤,可以减少肉类中的嘌呤物质。
4、高盐
我们在熬汤的时候,通常都是后放盐。
要知道,盐是先溶解在汤汁中的,然后才是逐步渗透到肉里。所以有时候会发现汤汁比较咸,而肉却不怎么有盐味。
所以,同样是一锅肉汤,肉的含盐量远低于汤汁。
我国居民人均每天摄入盐量为9.3克,远高于人体健康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示,我国居民成年人每天摄入盐量应控制在6——8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国居民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盐量应不超过6克,对于“三高”慢病患者,每天吃盐量应不超过3克。
所以老人也应该控制盐的摄入量,少吃含盐量较高的食品,包括肉汤。
当然,也不是说肉汤完全没有营养,依然有一部分矿物质、维生素以及糖类物质会溶解在汤汁中,人体的吸收与利用率确实也非常高。
但是汤汁含有的水分太多,能量有限,而且含有很高的脂肪、胆固醇、嘌呤物质以及盐份,这些物质对于老年人来说都是会加重人体代谢负担的。
所以肉汤可以喝,但是要少喝才更健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