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好的人,身体会有6种表现!养好心,谨记“三宜、三戒”
分类: 老年医院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6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没有心脏,就没有生命!
心脏在日夜不停的跳动,为全身输送血液和营养。
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70岁计算的话,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一生要跳近26亿次。
可想而知,心脏对人体的重要性。
但心脏也会出现问题,如心血管堵塞、心律不齐等,就会威胁生命,影响健康。
表现一:脉搏整齐有规律
人平静时,脉搏的频率在50-90次/分钟,且节律很整齐,说明心脏跳动很健康。
表现二:嘴唇红润
当嘴唇红润,不青紫、发黑,说明血液循环比较好,心脏是供血的地方,说明心脏功能不错。
表现三:舌体红润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心脏好不好,看舌头就知道。
当舌体柔软灵敏、味觉正常、语言流利时,说明心脏很健康,也没有脑血管堵塞的问题。
表现四:没有明显的胸闷、气喘
爬楼梯时,不大喘气,不快不慢的速度,一口气上四楼或五楼,没有明显的胸闷、大喘气等,说明心肺功能健康。
表现五:突然起身不头晕
蹲时间长了,突然站起来,很多人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说明心脏供血可能不好,有些人头晕可达到1-10分钟,说明血液循环出了问题。
表现六:轻松入睡
研究显示,心脏好的人,通常入睡比较轻松,入睡不困难,且睡眠质量高。
大约有50%的心衰患者会经历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可引发睡眠中的窒息。
“一捏”:捏脚踝
脚踝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是脚部与人体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流经静脉回心血液。
如果心脏功能变差时,静脉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会使静脉内压力升高,体液漏出进入组织间隙,会表现为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处。
方法:手指按压脚踝或小腿,手指松开后按压部位呈凹陷状,通常不能立即恢复。出现这种情况时,须及时就医做下肢超声检查。
“二看”:看鼻梁根
鼻梁根也就是两个内眼角的中间部位。
如果有人在这个地方有一根横纹,或出现一条青筋,称为“鼻褶心征”。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别忽视。
“三摸”:摸手腕、看脉搏
大部分人来说,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90次/分钟,跳动均匀且节律一致。而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
方法:
平躺静歇3分钟,伸开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搭按在伸开手臂的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手臂与手腕关节内侧连接处),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1分钟。
如脉搏跳动均匀,且频率维持在正常水平,说明心脏状态基本正常。
如果脉搏跳动不均匀,或跳动频率高于低于平均正常范围,需谨慎,最好去检查一下心脏。
“三宜”:
1,宜清淡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上,控制好,保持清淡,对心血管有很大的好处。
日常控制好油、盐、糖的摄入。
建议,成人每天盐分摄入不超过6克,患有高血压者不超过4克;
成人每天糖分摄入最大量不超过50克,最好在25克以内;
成人每天油脂摄入量在25-30克为宜。
2,宜补水
水能稀释血液,促进血管内毒素排出,预防血粘稠。
晨起、刷牙后,空腹喝一杯温水,能很快被身体吸收,补充体液,稀释血液,冲刷肠道,促进粪便排出。
睡前1-2小时一杯水,前提是保证不影响睡眠,及时补充体液,促进新陈代谢。
3,宜早睡
如果睡眠不足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断断续续睡觉会改变体内某种激素的水平,从而增加骨髓中炎症细胞的产生,而这种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或斑块形成导致的动脉硬化的发展中起作用。
保证良好睡眠,宜早睡觉,少熬夜,最好每晚睡眠时间在6-8小时左右,这样也利于其他器官得到很好的休息。
“三戒”:
1,戒烟
吸烟,会损害心脏,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生。
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可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一氧化碳会降低携氧能力,促使心脏供血不足。
吸烟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发生。
要减少血管伤害,最好就是戒烟。
2,戒红肉
国外研究显示,经常吃红肉,会使一种心血管疾病致病化学物质的含量提高10倍以上,而这种物质是红肉、肝脏和其他动物产品中的胆碱、卵磷脂、肉碱灯,经过肠道细菌消化时,产生的物质,被称为三甲胺N-氧化物(TMAO)。
这一物质的含量过多,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尤其时心脏病和中风。
3,戒久坐
长时间久坐不动,机体各方面便会弱化,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还会引发心脏机能的衰退,导致心肌萎缩。
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血液循环减缓,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