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得我的同事们怎么挺过来的 ——致敬白衣“孤勇者”!


分类: 医院动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27

“那天替了一个晚班,我一个好人都受不了,不晓得高烧、头痛咽痛全身痛的姐妹们是怎么挺过来的... 不能再讲了...眼泪水要出来了 ” 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廖丽琴尽管想尽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可话还没讲完,她不得不取下被泪水模糊了的眼镜擦拭。

科室21个人,廖丽琴是科室最后一个还没出现症状的。科室病人已经满床,记事板上,测血压、血糖,记录尿量、翻身、监护的患者密密麻麻,可以想象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要克服身体的极度不适,比以往付出更多的困难和艰辛。

“ 除非高烧倒床不起,打针了,不然每个人都是休一天,第二天就上班 ” 科主任彭金波开玩笑说,尽管医生集体"挂彩",但是晚上发烧,第二天早上大家又整整齐齐的出现在晨交班会上。

 

神经内科护士长吴微表示,我一定要讲述一下我们科里的两位护士,石丹和余德娟。

石丹怀孕六个月了,由于症状不重,她不肯休息。她说,六个月胎儿都已成形,没得什么影响她能挺住,让比她更严重的人休息。

”余德娟怀孕三个多月,发烧快39度仅休了一天,第二天就主动打电话说退烧了,她可以上班,换下发烧的同事 ”  吴微眼眶湿润,本来需要照顾的"熊猫宝宝", 这个时候和大家一样挺身而出。

科主任王志恒已经以科室为家三天了,一是保护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二是以防哪个医生坚持不住随时顶上。

 

急诊儿科的看诊量,达到了一天150号左右,是平时的三、四倍。

“ 晚上派的双班,一个人根本忙不赢 ” 在儿科工作了30余年的老医生石仕兴成了夜班的主力军,他表示自己症状不算很重,就是苦了刚下夜班的同事,一个晚上体温都在38.5以上。

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医生很乐观,医务人员感染是意料之中,熬过这波就好了。

介入中心主任龙安林是最严重的一批,高烧不退输液,星期天正常休了一天,周一又站在手术台上,完成了一台神经介入手术。

走暗巷,却敢堵命运的枪...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如今,这首悲壮却又充满斗志的《孤勇者》听起来仿佛是为医务人员而作。

在病毒肆虐面前,坚挺不倒,倒下很快又站起来的他们,只是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

“我不上,我的同事就要上 !” 不管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身怀六甲的孕妇,还是即将退休的老同志,面对病毒表现出的无畏坚韧,同事间与子同袍的怜惜,只因白衣加身,他们以凡人之躯,成为站在病毒和患者之间坚固的防护墙。

何谓英雄主义,就是看透生活,却依然热情的面对生活。奥密克戎下的英雄主义,便是所有的人倒下,他们不能倒下,此去华山一条路,敢于孤身走暗巷,敢堵病毒的枪眼,对峙病毒最后的疯狂。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他们身处黑暗却永远都迎着光——医者的信仰之光!人类与病毒的较量永无休止,有这样一支信仰之师,无畏坚韧之师,你可以永远相信他们。